一瞥我的老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web   发布者:admin
热度851票  浏览42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1月01日 10:00

【城市建设】
  “纸褙福州城”这是对旧社会福州城的描述。解放前,经济落后,战乱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福州城市建设缓慢。至解放前夕,福州市建成区面积仅1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7万多人,市容破旧、布局凌乱,城区的鼓楼区(含大根区)与台江区(含小桥区)、仓山区各为一体。市政设施落后,没有自来水厂,没有一幢四层以上的大楼。大部分道路为砂石路、石板路,市内交通主要靠人力车。环卫设施缺乏,没有下水道,没有公厕,有的地方垃圾堆积如山。城区房屋多是连片矮小木板房,破漏不堪,备受台风、洪水威胁,尤怕火灾。
  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地处海防前线,经济底子薄,国家投资少,只能先解决最迫切的国计民生问题。1952年,建成闽江防洪堤,造福于民;以工代赈,恢复市政设施建设;整治晋安河等,改善水系;扩建、新建一些与闽江水运、福厦、福马等公路相连的西南环城路、洋中路、鼓屏路、三保路、洋下路等10多条道路;1952年成立“福州市公共交通公司”,恢复市内公共交通,当年只有两条线路,21辆公共汽车行驶。1955年1月20日,台湾当局飞机轰炸台江,毁房4000余座,灾后修建达江路、台江东路和沿街建筑,建起3383平方米灾民安置房。1956年建成西区水厂,居民开始饮上自来水。
  1958年“大跃进”期间,由于片面强调“先生产、后生活”、“遍地开花办工厂”,许多污染严重的工厂,建在居民区内,给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和城市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规划管理被作为“管、卡、压”受批判,人员撤销,档案散失,违章建筑严重。西湖公园和动物园改作农场,园林绿化、文物古迹被严重破坏。1968年城市建设投资达不到全市基建投资总额的1%,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停顿。但作为支援前线需要,1968~1971年,先后建成供大型集会活动的五一广场,闽江大桥和当时国内跨径最大的乌龙江大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1979~2000年是福州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时期。1990年、1995年、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超过100亿、500亿元、100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30亿元、75亿元,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城市以建设道路为特征改变了面貌,先后新建、扩建五一路、六一路、华林路、国货路、仓前路、工业路、广达路等几十条主次干道。“八五”期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18.37亿元,是“七五”期间总投资的2.5倍。“九五”期间,福州市实施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三个项目盘子”新一轮创业项目投资。先后建成水口电站、华能电厂二期、长乐国际机场等一批基础骨干项目,改善了福州市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建设中华映管二、三期,东南汽车一期,和顺化纤等一批工业骨干项目,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180.67亿元,年平均增长7.85%。
  “九五”期间,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东扩南进”战略,加快金山、鼓山、新店新区建设,全面推进棚屋区改造工程。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建了解放大桥,乌龙江特大桥、三县洲大桥、金山大桥、五四北琴亭高架桥等先后建成通车,青洲闽江大桥正在建设中。根据福州市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闽江上有10座大桥飞架南北。新建、扩建、改造了二环路二期、江滨大道、福马路、鳌峰路、上三路等50多条主次干道,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建成国际会展中心、台江步行街等工程;完成城门水厂一期,西区水厂扩建二期工程,续建第二水源供水工程、马尾白眉水库供水工程;建成长乐营前BP石油液化石油气基地;在进行城市电网扩容的同时,加快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的工作力度;城市公共交通实行转让线路经营权,进行旧线改造,市区主次干道不仅全部开通了公共汽车,而且小公共汽车还驶入小街巷、住宅新区。2000年末,城市道路总长907公里,比1995年末增长12.0%,拥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469辆,市区出租汽车3473辆,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九五”期间,福州的房地产业欣欣向荣。在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二级市场的开放以及商业银行为居民提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住房消费政策的推动下,福州的房地产市场投资和需求不断升温。福州还大力发展住宅和经济型适用房建设,全市有资质的房地产企业共有883家,建成30多个配套齐全的居民住宅小区。城区住宅成套率85%左右。有20多万户居民迁入新房,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0.81平方米。
  “九五”期间,继续实施“小城镇、大战略”,村镇建设不断加快。开展了连江、福清、长乐、闽侯、永泰5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全市12个次中心镇中有11个已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并启动建设;160个市级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试点村已完成全部规划并启动建设。
  2004年,福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观光游览】
  福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青水秀、风光绮丽,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独具滨江滨海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风貌。目前,福州拥有平潭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市著名的历史古迹有150多处。其中,林则徐墓、华林寺、乌塔、鼓山摩崖石刻、马江海战纪念馆、马尾船政遗址、福清弥勒岩、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罗源陈太尉宫等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福州碑林”的鼓山摩崖石刻、江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华林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琊王德政碑”、被称为书法艺术瑰宝的李阳冰乌山摩崖石刻、记载明代郑和航海史料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被誉为中国金石史上奇迹的雪峰寺“树腹碑”等也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福州闽江、乌龙江穿城而过,河汊纵横,湖塘相连,独具江南水城的神韵。现有各类园林37座,市区内河42条,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清秀迷人的画卷。近年来,我市新建了闽江公园、金山公园、船政文化主题公园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公园,建成西湖及周边、闽江两岸灯光夜景工程,改造了晋安河公园等一批公园景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宜居、休闲的良好环境。福州也是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分布广、埋藏浅、流量大、水温高、水质好,有着“浴在福州”的美誉。“王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正是对福州温泉的生动写照。
  【人文古迹】西禅寺 文儒坊 先薯亭 安民巷 吉庇巷 郎官巷 廨院 法堂 严复墓 状元峰 黄巷 听水斋 大雄宝殿 香积厨 光禄坊 涌泉寺山门 地藏寺 宫巷 杨桥巷 万象亭 钟楼、鼓楼 圣箭堂 王审知墓 万福寺 福州九仙观 凤山寺 福州藏经殿 昙石山遗址 琉球墓园和琉球馆 鼓山涌泉寺 瑞云塔 芹壁村 福清黄蓦寺 弥勒岩 石竹山
  【自然风光】青云山 石竹山 天门山峡谷 百漈沟 琅岐岛 姬岩 鼓山 五虎礁 罗汉泉 金刚腿 龙头泉 半洋石帆 醉石 福州森林公园 望龙台公园 绝顶峰 海坛风景名胜区 三十六脚湖 青龙瀑布 石牌洋景区 龙凤头(龙王头)海滨浴场 黄檗山 赤壁 晦翁岩 弥勒岩 董奉山 乌山 于山 长泰国家森林公园 皇帝洞 三叠井森林公园 福清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福州特产】
  福州特产有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福州角梳是中国传统的名牌产品,曾在巴拿马、芝加哥、加拿大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过,荣获金牌奖和金盾奖。福州角梳采用中国南方水牛角和北方的绵羊角为原料。角梳的加工,工艺精细。一把角梳从原料制成产品,需经过二十五道工序,使每支角梳都色泽莹亮,光润如镜,现又增加了新品种,在制成的角梳上运用传统漆画工艺技法,精心绘制了虎、豹、狮、象等10多种飞禽走兽和南国花草的图案花样,画面生动,永不褪色,深受国内外顾客的欢迎。
  橄榄:福州名果之一,有丁香、惠圆、长营等名品,果面青绿、肉色黄白、味甘质脆。可加工成拷扁橄榄、甘草橄榄、五香果等,深受游客欢迎。
  福桔:福州名果之一,鲜红美观,甜酸可口,大部分都销往华北市场,福桔皮、核、络都具有药效,制成的桔饼有化痰镇咳、温胃健脾的效用。
  龙眼:福建六大名果之一,果实清甜可口,龙眼干为滋补名品,以郊区红核仔、长乐扁匣榛等为名品,驰名中外。
  荔枝:福建名果之一,唐以后历为贡品,有亮功红、下番枝、红绿、陈紫等为名品,可晒干,酿酒和制成罐头等食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芙蓉李:以永泰县最为出名,甜酸适口,品质上乘,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应子、李片、李咸、李饼等,为县外贸传统出口商品。
  福州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历史悠久。这种纸伞做工十分的精细。工人们采用油画、彩画喷花和绢印等方法,在纸伞上绘制了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十分雅致美观。一把优质的纸伞可在撑开、收回一万多次后仍不变形,在水里浸泡二十四小时不变质,在近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不变质。福州纸伞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畅销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寿山石:福州的寿山石,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之一。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
  环绕着寿山村的是一条涓涓流水,就在这涓涓绕村行的寿山溪两旁的水田底层,出产着一种“石中之王”寿田石。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黄色,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田石以色泽分类,一般可分为黄田、红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编辑本段【友好城市】
  福州市目前已经与8个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按缔结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日本长崎市、日本那霸市、美国锡拉丘兹市、美国塔科玛市、巴西坎皮纳斯市、澳大利亚肖尔黑文市、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市和波兰科沙林市,与韩国平泽市缔结友好交流关系。
  闽越有才,左海为盛。福州地灵人杰,俊采星驰,这方水土的先贤们在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作出开创性成就而成为“中国第一人”。他们集中反映了福州人民的聪明智慧和拼搏创造,为桑梓争光添辉。
【著名人物】
  【杏林始祖——董 奉】 董奉(200年—280年),东汉名医。董奉一生行医济世,不取分文报酬,只让治愈者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售杏得谷用以赈济贫民。董奉以其崇高的医德,使医生的职业有了“杏林”的别号,也被后人尊为“杏林始祖”。
  【福州鉴真——隐 元】 隐元禅师(1592年—1673年),日本黄檗宗开创者。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任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的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弘法,使沉寂已久的日本佛教界为之轰动。隐元禅师开创了日本五大佛教宗派之一的黄檗宗,目前日本崇奉黄檗宗的信众达数百万人,建有黄檗分寺500余座。隐元禅师还将中国的馒头、豆腐配方和当时中国的建筑、雕塑、书法、印刷、医药和音乐等传入日本,被日本称为“黄檗文化”。
  【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1850年),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了震动世界、彪炳史册的“虎门销烟”,掀开了近现代炎黄子孙反抗外国殖民侵略波澜壮阔的第一页,树立了国际禁毒史上的第一块丰碑。林则徐一生历官十四省,被誉为“六任封疆帅,千秋社稷臣”。他组织编译的《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译著;他在新疆主持兴修水利,开挖“坎儿井”,至今仍为民造福,被颂称为“林公渠”、“林公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句,是林则徐一生的写照。
  【船政之父——沈葆桢】 沈葆桢(1820年—1879年)清代洋务运动重要人物之一,首任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创办的福建船政,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基地,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和专业技术高等学府,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军和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基础。沈葆桢提出“船政之根本,在于学堂”,他培养出的船政学堂精英,撑起了近代中国革新、自强的脊梁。
  【爱国侨领——黄乃裳】 黄乃裳(1849年—1924年),著名的爱国侨领。1896年,黄乃裳参与“公车上书”,并创办了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1899年,黄乃裳毅然出南洋,寻找垦殖之地,胼手砥足地在马来西亚沙捞越诗巫创办了“新福州”垦场,成为一代侨领。经过一代又一代福州移民的拼搏奋斗,“新福州”日益繁荣,已发展成为诗巫市。
  【译林鼻祖——林纾】 林纾(1852年—1924年),被公认为近代中国翻译界开山祖师。他与王寿昌合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中国第一部翻译小说。林纾一生译作180多部,极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西学泰斗——严复】 严复(1854年—1921年),近代中国系统地介绍、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1895年~1898年,严复翻译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警醒国人奋发图强,一时风靡全国,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共和先驱——林觉民】 林觉民(1887年—1911年),《与妻书》作者,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林觉民参加孙中山、黄兴组织的广州起义,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受伤被俘,后从容就义。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写下绝命书《与妻书》,勉励妻子“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其情其志,影响深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舍小我成就大我,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取义、慷慨赴死。
  【化工巨子——侯德榜】 侯德榜(1890年—1974年),中国近代化工工业奠基人和世界制碱权威。侯德榜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发明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改进了碳化法氮肥生产流程,为中国化工工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侯德榜生产的“红三角”牌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他写下的《纯碱工学》等专著,揭开了纯碱生产的秘密,被誉为“中国化学家为世界文明做出的突出贡献”。
  【虎穴忠魂——吴石】 吴石(1894年—1950年),是中国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情报官,牺牲时公开身份为“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次长”。毛泽东主席曾题诗赞誉吴石将军,写下了“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的名篇。1973年,国务院追认吴石将军为烈士。
  【文化巨匠——郑振铎】 郑振铎(1898年—1958年),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的全才型巨匠。郑振铎在拓展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以及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文物考古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担任首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天文大家——张钰哲】 张钰哲(1902年—1986年),享誉国际的天文学家。张钰哲在中国天文史上写下许多“第一”。1928年,中国人自己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第1125号小行星)就是由张钰哲发现并命名为“中华”。1941年,他组织拍摄了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钰哲星”。
  【世纪老人——冰心】 冰心(1900年—1999年),被誉为与世纪同龄的文学大师。1923年,冰心发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寄小读者》。其后,在她8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小桔灯》、《繁星》、《春水》、《空巢》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的文学名篇。冰心以爱为中心的文学精神和人格力量,使她成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中国首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是现代著名诗人、作家,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林徽因参与新中国国徽设计,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发掘、抢救了国宝景泰蓝制作工艺,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文学创作上,她一生也著述等身,留下了《你是人间四月天》等大量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
  【科普铁人——高士其】 高士其(1905年—1988年),被誉为科教战线上的“铁人”,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全身瘫痪的高士其,以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工作了60年,写下600多篇、75万多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科普文章,引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高士其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爱,被称为“中国两亿儿童的爷爷”,被中共中央组织部确认为“中华民族英雄”。
  【党内才子——邓拓】 邓拓(1912年—1966年),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37年,邓拓创办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最早的党报——《抗敌报》。1944年,邓拓主持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部毛泽东同志的文集。新中国成立后,邓拓担任《人民日报》总编、社长等职务,为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围棋宗师——吴清源】 吴清源(1914年— ),现代围棋大师。少年时代的吴清源就被誉为“一代围棋神童”。东渡日本后,吴清源与日本著名棋士木谷实开创了“新布局”,被称为围棋现代布局的奠基人。1939年至1956年,他与当时所有日本围棋一流高手的番棋决战均取得胜利,纵横日本棋坛近20年难逢敌手,被尊为“昭和的棋圣”,开创了“吴清源时代”。1983年,吴清源先生因健康原因隐退。
  【数学巨星——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1996年),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把全部的生命投入解析数论尤其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1966年,他证明了“1+2”,这项成果被称为“陈氏定理”,至今仍居世界领先地位。1978年,新华社记者徐迟写下了著名的长篇通讯《哥德巴赫猜想》,报道了陈景润的事迹。在十年“文革”动乱刚刚结束的那个“科学的春天”里,陈景润成为激励广大有为青年向科学进军的一面旗帜,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仁心妙手——吴孟超】 吴孟超(1922年— ),中国肝胆外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吴孟超创立了中国肝胆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造就出高层次专业团队,使中国肝脏外科诊治、研究从一纸空白到一举迈进世界先进行列。吴孟超视病人为亲人,他常说医生的医德比医术更重要,只要有可能都坚持亲自主刀,至今已使1.36万多名患者恢复了健康。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2006年,吴孟超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获得了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中国医学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书法高超——叶向高】 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 (公元1559年),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福建福清人。父亲叶朝荣官至养利知州。叶向高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改左中允。后被召为左庶子,充皇长子侍班官。不久,又升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后改任吏部右侍郎。他的书法素质的自然而然的流露。故而他的书法,也才最终能墨法华滋,顿挫有致,流美多姿且伸缩变化多端,有翩翩自得之态,有洒脱放逸、意气风发之美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叶向高的书法,正是缘于他生活于一个重视文化修养、重视个人性灵抒发的时代氛围之中,所以他才有可能将自己的书法写得笔笔含情,下笔能穷其自然变化、干净利落并体势奇幻、布势精工,无拖泥带水之弊。
编辑本段【火炬传递】
  11号奥运圣火在福州传递路线
  一、上午路线 
  五一广场-古田路-五一路-台江码头-江滨中大道-海 润 江滨(上午休息点)--江滨东大道-罗星塔公园-(上午传递结束,全长20公里,海上明珠午餐,休息)
  二、下午路线
  转场:马尾海上明珠----台江世茂外滩(江滨中大道)
  世茂外滩--江滨大道-闽江大桥-六一南路-南台-上三路-上渡路-闽江大道-江滨休闲道-融 侨 水 乡 酒 店(下午休息点)--闽江大道-洪山桥-杨桥路-江滨西大道-望龙台公园(庆典地点)(下午全长18.3 公里)
福州五年发展规划】
  打造特色福州(市)区
  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找准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开发特色资源,进一步做大优势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凝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中心城区着重承担行政、商贸、金融、旅游和生产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功能。各县(市)主动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强化县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鼓楼区主要以行政商务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及现代商贸业和信息软件业为主,建设省会核心区。
  ——台江区充分利用滨江优势,以商贸服务业为主,培育特色街区,对接新型业态,塑造传统、中介组织和现代商业有机结合的商圈,打造省会城市中心商贸区和福州“金外滩”。
  ——晋安区重点在优化提升福兴投资区的同时,突出生产资料、汽配专业批发,着力培育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商贸功能,加快建设寿山国家矿山公园,培育寿山石文化品牌,建成福建省的寿山石文化旅游中心。
  ——仓山区要依托外延新城区拓展,全面推进南台岛建设,突出抓好仓山科技园区、金山都市型工业集中区以及中高等院校学区建设,成为富有文化教育,高新技术产业特色的现代新型城区。
  ——马尾区要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扩大城区规模,重点发展电子、港口物流、金属加工压延等,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聚集新高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福清市依托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元洪投资区等,以港口建设为重点,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现代化中等港口工业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物流中转基地、闽台港澳合作基地、科技创新基地。
  ——长乐市充分发挥国际机场、闽江内港和松下海港的优势,依托长乐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港口工业,重点壮大纺织、冶金、电力三大传统产业集群,培育以光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建成三百亿纺织城、二百亿冶金城、百亿电子城及电力基地。
  ——闽侯县以汽车工业为重点,加强以东南汽车和戴克汽车为龙头的青口汽车城的建设,同时加快汽车配套项目的引进,壮大汽车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传统工业品业以及城郊型经济和高优农业基地的建设。
  ——连江县以港口经济为重点,以可门港开发为仿托,重点发展电力、水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及物流集群产业,努力成为全国、全省重要水产品产业基地。
  ——罗源县围绕罗源湾临港工业规划和布局,充分发挥福州深水外港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冶金、建材、能源、船舶修造、轻工食品、机械制造为主导支柱产业的临港工业,巩固壮大食用菌、花卉等特色农业。
  ——闽清县发挥资源优势,以发展建材工业为主,推进陶瓷业技术创新,建成建材瓷为主的新型陶瓷建材基地和全省高低压电瓷的重要生产基地。
  ——永泰县立足于发挥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加快水电开发,发展高优农业及深加工的现代食品工业,同时加快青云山等旅游区开发,形成有特色的山水、生态旅游基地,建设成为省会中心城市的后花园。
  ——平潭县以建设平潭海峡大桥为契机,重点开发建设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创建旅游精品,形成特色的滨海旅游基地,积极发展风力发电、船舶修造、海上运输、海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工程、对台经贸合作等。

顶:45 踩:5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97 (25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2 (249次打分)
【已经有241人表态】
55票
感动
21票
路过
21票
高兴
24票
难过
32票
搞笑
35票
愤怒
29票
无聊
2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